風掃煤磨是水泥生產線常用來加工水泥生料的設備,但是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因為風掃煤磨結構及系統工藝設計不合理而引發的問題,例如效率低、耗能高、操作困難等問題。下面紅星風掃煤磨生產廠家對風掃煤磨的結構及系統進行分析并改進,提出風掃煤磨增產節能運行的一些建議。
一、風掃煤磨存在的問題分析
生料粉磨雖然不像水泥成品要求較高的比表面積和嚴格的顆粒級配、顆粒形貌等指標,但80μm篩余尤其200μm篩余量指標控制較嚴,以滿足窯煅燒的要求。石灰石作為生料的主要配料,大多具有難碎易磨的特性,易磨性一般為10~14kWh/t,如果配入一定量的高硅砂巖、鐵礦石、礬土等難磨物料,粉磨即變得困難,易磨性高達13~17kWh/t,甚至比熟料還難磨。加之現在絕大多數風掃煤磨為單倉結構,且入磨粒度普遍較大, 度通常超過50mm,這更增加了磨機工作量,故而系統的效率不高,產量較低,電耗居高不下。
基于上述特點,要求風掃煤磨內部盡量好分為破碎與粉磨兩個倉,并在這兩個作業階段分別采用不同的研磨體級配,一倉采用較大的研磨體并配有足夠提升能力的襯板,可以將大球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對物料進行有效破碎;二倉則采用較小的研磨體,以強化研磨,提高研磨效率。但現在國內使用的風掃煤磨大多為單倉結構,配置的襯板也多是錐形分級襯板。這種錐形分級襯板在使用初期,確實有對鋼球進行由大漸小的分級作用,但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聚集在磨機前部的大球會加速對襯板的磨損,使磨內鋼球的分級就變得不明顯,直至出現反向分級,即小球分布在磨內前部,大球反而集中于磨尾。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既無法起到對大塊物料的有效破碎,也導致磨機研磨效率大幅度下降,同時也易產生磨溫升高、研磨體糊球加劇等現象。此外,錐形分級襯板與研磨體接觸的是光滑的表面,這對于起破碎作用的大球的提升能力明顯不足,對研磨能力的發揮也無益處,這也是影響粉磨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工藝及設備的改進
針對風掃煤磨系統存在的上述問題,結合我們的應用經驗,提出改進措施。
1、設備改進
改單倉為雙倉磨。在一、二倉之間增設隔倉板,隔倉板的設計必須要滿足風掃煤磨的大通風量及大過料量的要求,其結構與篦縫還要滿足不易被物料及其它雜物堵塞。通過設置該隔倉板,實現磨內研磨體的分級,為磨內各倉采用合理的鋼球級配創造條件,實現大塊物料在一倉得以有效破碎,細料在二倉得以高能粉磨的目的。
改錐形襯板為階梯襯板。針對石灰石入磨粒度較大的問題,一倉改用階梯襯板可有效的增強對大球的提升能力。實踐表明,這種襯板即使隨著磨損而出現反向分級,也會受到倉位長度的限制而不至于影響到二倉的細磨能力;二倉則采用波形較大的波紋襯板,其主要作用是強化研磨體的運動強度,使二倉物料在較小規格研磨體強化運動的過程中得以充分細磨,從而提高磨機產量。
細磨倉安裝活化襯板。在二倉設置安裝活化襯板,圈數根據倉長而定,一般為4~6圈,其作用是在強化二倉研磨體的運動強度的同時,通過活化襯板的合理排序就可使研磨體進行分級的作用。
磨頭加設均風裝置。在磨頭加設均風裝置,可促進入磨熱風在磨機斷面上的均勻分布,有利于提高磨內的烘干效率,同時也可減少部分熱風在磨內穿空而過所造成物料流速不均的現象。
通過上述改進,使大塊物料的破碎和粗磨在一倉完成,二倉則完全承擔細磨功能,其分工明確,磨內工況改善。因此,不會出現研磨體串倉和明顯的糊球糊磨現象。
2、工藝改進
風掃煤磨系統的選粉機用風量,要比磨機粉磨所需用風量要大,除滿足各自的用風量之外,通常需要給選粉機補風。為了防止給選粉機補冷風造成收塵器結露,以致影響收塵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給選粉機補風盡量采用直接補充熱風的方法。若原料水分較高,熱風的溫度也相應調節得較高,使物料在選粉及管道輸送過程得到二次烘干,也有利于提高磨機的粉磨效率。
實踐證明,風掃煤磨由單倉結構改為雙倉,并通過合理配套襯板、改進研磨體級配、完善系統用風等措施,完全可達到增產20%~30%,節電15%~20%的效果,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更多風掃煤磨信息咨詢電話:0371-67772626。